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是传染性强、病情比较严重的传染病,患了此病不仅给家庭和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什么是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的全称是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急性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甲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1、水源途径。水源的传播途径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通常在下雨时节之后,雨水将患者的粪便等分泌物等冲刷到其他地方感染了周边的环境。在设施比较落后的农村里,人们一般会喝井水或者河水等,身体免疫力差的人接触感染源的时候就会引起感染,而农村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不发达,导致病毒会传染开来。
2、食物途径。食用被患者或者病毒污染的食物、食用生的蔬菜、未熟的贝壳类海鲜等都容易引起甲肝病毒感染。食物的传播方式导致的甲肝潜伏时间短暂,病情程度严重。
3、间接传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接触是甲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器具等转而再去接触并污染食物后由口传入导致的感染。一般群体活动的场所比如幼儿园、团体、公司、家庭等都容易被传染。
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畏寒发热、倦怠无力、恶心厌油、食欲减退、上腹不适、肝功能异常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即巩膜(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黏膜、皮肤及其它组织被染成黄色。
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1、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对一些自身携带病毒的食物,一定要煮熟蒸透再吃,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 100℃加热5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2、注射甲型肝炎疫苗。注射甲型肝炎疫苗是控制甲型肝炎流行的根本措施,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产生能防止及终止感染的中和抗体。
3、发生了危险行为,及时采取措施。比如不小心接触了甲型肝炎患者的排泄物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根据医嘱注射丙种球蛋白,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越能减少传染他人的危险。
听到甲肝,我们无需惊慌
甲型肝炎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大多数(80%以上)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内完全治愈。无转为慢性肝炎的倾向,无甲肝病毒慢性携带者,极少出现重型肝炎。但是,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孕妇等,这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爆发性肝炎,病死率很高,一定要及时住院治疗。
温馨提示
如果有发现体温升高,伴随着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等情况,千万不能马虎以为是普通的疾病,请及时到专科医院——大庆市第二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这样才能及时诊断治疗,避免患上甲型肝炎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供稿:肝病二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