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的危害大吗?
布病——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人之间不传染。作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病人群还是以畜牧为职业的人群为多,它的潜伏期1-3周,平均2周。最短仅3天,最长可达一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4-8月份。
那么,它的危害是怎样的呢?
1、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
2、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干涸神经根的损伤,导致神经痛。出现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3、呼吸系统:部分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咳嗽。
4、消化系统:急性期病人个别因肝脏损害较重,而出现尿黄、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5、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因睾丸炎或附睾炎而出现睾丸疼痛及小腹痛。慢性期可出现精索神经痛,以致出现阳痿、遗精等。女性患者可出现乳房肿痛、腰痛、小腹痛、月经不调等表现。
布病如何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明确诊断——
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密切联系者。
临床表现:出现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实验室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触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治疗要规范,疗程要足够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或退热剂等对症治疗。
抗菌治疗——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属于中医湿热痹症,因其具有传染性,故可纳入湿热疫病范畴。
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坚持疗程,布病是是可以治愈的!
如何预防布病?
布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传染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有:
1、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畜间布病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
2、引进牛羊时,一定要做好检疫,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如果牛羊已经得了布病,就要及时进行淘汰、屠宰。并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净化,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3、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牛羊流产的胎儿、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4、皮毛和屠宰病畜污染的场所,也应严格消毒;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5、对布病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要进行消毒。病人的碗筷也要用开水煮沸消毒。
6、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后饮用。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
7、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抹布,要生熟分开,用热水消毒。
8、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定时消毒。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请相信——“布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治布病,我们更专业!
联系方式0459—5202743
供稿:感染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