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要闻 > 

《为生命撑起一片蓝天》


为生命撑起一片蓝天

—记大庆市第二医院肝炎四科主任李艳华

在峥嵘的岁月里,有无数的英雄在我们身边展现出来,我们铭记着他们的名字,传诵他们的事迹,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我们亲切的称他们为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儿女。在今天这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不再有硝烟与战火,也不再有厮杀与呐喊,更不会有对敌人的痛恨与无奈。今天,我们拥有的是和平与幸福,感受的是党的温暖,人民的安康。英雄们不再需要上阵杀敌,抛头颅,洒热血的以身殉国,但他们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报效祖国,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展现职业的辉煌,为人民,为国家,更为自己心中的那一个真诚的职业信念,她就是大庆市第二医院肝炎四科主任—市共产党员李艳华。

1955年9月李艳华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贫的生活让她从小就拥有了坚强的性格。1979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同年被分配到市第二医院内科从事传染病临床治疗工作,现任大庆市第二医院肝炎四科主任,市卫生局指定的传染内科学科带头人。

在工作上李艳华始终以一个医生,一个老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其所能的为患者服务,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以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患者的利益为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艰苦的实践中,培养锻炼的。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如乌云般笼罩在人民的头上,恐惧、危险时刻左右在人们身边。为响应国家的“非典”阻击战,李艳华又义无返顾的冲在了前面,她以第一批A组副组长的身份,率先进入留观患者隔离区,在隔离区内她忘我的工作,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认真查体耐心细致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为非隔离区的专家会诊提供了有利的诊断依据。为缓解隔离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李艳华耐心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梳理他们紧张的心理情绪。在隔离区的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病房,最后一个离开病房。认真记录每位病人的病情变化,闲暇时间,她就把在隔离区里的感受,注意事项及工作流程上的薄弱环节记在日记本上,出隔离区后,她将一份3千余字的“在隔离区的感受”交给了院党委。这份珍贵的材料,对于今后全院指导非典防治工作,起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鼓舞了医护人员的士气。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不畏艰险,知难而上,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努力实践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又一次圆满胜利的完成了任务。

在工作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艳华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她始终对自己的同事讲,自己是一名党员,就要尽到党员的责任,为国家,为人民都要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在工作的二十多年来,她时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待病人如亲人,让患者在医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她待人谦和、彬彬有礼,人们总是喜欢亲切的称为李主任。

2005年一位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不断的大呕血,传染性极强。李主任率先查体。患者的血喷的她满脸满身,她顾不上擦一下,继续她的工作。患者的母亲看到后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非要重金酬谢李主任,最后还是被李主任婉言谢绝了,这位母亲时候感动的说“你真是位好医生啊!”出院后他们把感谢信送到了院党委,高度赞扬李主任的高尚医德。并要求大家要向李艳华同志学习。时至今日,患者和他的妈妈仍记忆犹新,并且每年都要到医院看望他的救命恩人。

2007年,大同乡双榆村农民王朝新患急性暴发性乙型肝炎,住进肝炎内科。在治疗过程中,李主任经常发现患者吃馒头就开水和咸菜。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次到食堂就餐都不忘给他带上一份饭菜,家里炖小鸡,炖鱼也不忘给他带上一份,还把家里大人、小孩穿过的衣服带来送给患者。在她的带动下,全科人员积极捐款捐物,患者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出院时,这位患者拉着李主任的手激动不已。回到家里,他逢人就讲起他在我们二医院住院时的事情。

在工作上李艳华积极认真,凡事都是走在最前面,不计回报的付出却总是无怨无悔。在事业上,李艳华也是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在医疗领域中也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她利用参加国内外医学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医学杂志,努力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医学信息,特别是关于医治传染病的最新科研成果,结合多年临床工作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分别在省级和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刊登,得到国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她参与并主持了市级科研项目六项,均通过市科委组织的科研鉴定并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等奖1项,2等奖3项,3等奖2项。目前有四项市级科研成果正在申报。她正致力于“乙肝综合治疗e抗原转阴”,“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及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乙肝治疗的研究等。先后主持开展了“人工肝”、“人工肾”、“腹水超滤回输术”及“抗病毒免疫疗法”等一系列治疗重症肝炎和慢性乙肝的新途径、新疗法,在省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在科室的管理中,她更是态度严谨不辞辛苦,积极创新科室管理新思路、新举措。在抓医疗质量、带队伍方面有一整套的经验,工作讲方法,懂技巧。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每位同志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人有指标,岗岗有压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全科上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出现了安定团结奋发向上的大好局面。职工的思想稳定,集体观念增强,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她对科里年轻的同志更是严格管理,用自己言行引导他们怎样做一名合格医生,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领会,逐渐成长为医疗骨干。她还坚持抓好服务质量和安全工作,认真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把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特别在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中,她要求人人做到严以律己,自觉把好医疗质量关,基本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她不但紧密围绕着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去认真完成,还经常为院党委献计献策,如她提出的门诊、住院处医生垂直管理的建议被采纳后,病床使用率大幅提升,充分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在抓医疗质量管理的同时,投入大量的精力抓科研科教工作,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疑难病例会诊制,死亡病例讨论制。病历书写规范制,科主任每周三全科查房制,严把医疗关,严把贵重药品用药指征,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每月她还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学习2-3次,她所管理的科室医疗护理质量位于全院之首。在她的带领下,肝炎内科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7%以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在大庆及黑龙江西部地区有较高的声誉。

二十多年来,李艳华主任始终坚持“患者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工作原则,兢兢业业、扎扎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她曾连续多次被授予院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称号;1988年被中国医大评为优秀进修生,1995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创百树千“优秀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01年被市总工会评为抚育、教育子女的好家长;2002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科技创新能手”称号,2004年被市政府授予“大庆市劳动模范”2005年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肝炎四科正在鲜红的党旗指引下,在李艳华主任的带领下向着美好的未来全速出发!

马英芳



上一篇:《朝气锐气正气》
下一篇:《争当先锋永葆先进市二医院庆七一征文活动评奖揭晓》
黑公网安备230605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