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结核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痰结核菌检查:
1、痰涂片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简便易行,准确性较高,痰中查出结核菌,就能确诊患了结核病。一般初次就诊要查三个痰标本,即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它虽然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指标",但阳性率低是美中不足之处。
2、痰结核菌培养,结果可信度高,并能做结核菌药敏试验,但需时6-8周,应用受到限制。
Ⅹ线检查:
胸部Ⅹ线检查不但可以早期发现结核病,而且可以确定病灶的部位、性质、范围,了解发病情况及用于治疗效果的判断,并且开展方便,病人乐于接受。胸部CT可以发现较小的或隐蔽部位的病变,可以弥补一般Ⅹ线检查的不足。
肺结核病免疫学诊断:
1、常用的有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该试验阳性是感染过结核菌的证据之一。
2、血中、痰中结核抗体检测阳性也有助于诊断。
3、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较差,优点是敏感性可达98%~100%。
4、细胞免疫反应的检测。
其他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或间接判断支气管、肺内病变,并且有活组织检查、灌洗、录像、拍摄气管内照片等功能,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
2、胸腔镜和纵隔镜检查:均可用于观察胸腔、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并可取出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和鉴别诊断。
3、胸膜、肺等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4、超声波检查: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试验性诊断性治疗,一般认为接受治疗2~4周肺内病变不可能有明显吸收。
二、结核病治疗的原则有哪些?各是什么含义?
治疗的五项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早期是指:当出现结核病的症状应尽早去专科机构就诊,以便及早发现、尽快诊断,一旦诊断就应及时、早期给予抗结核药物的治疗。联合是指:结核病的治疗应采取几种抗结核药物的联合用药。规律是指:结核病的治疗要坚持规律用药。结核病的治疗一旦开始,就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包括药品种类、剂量、服药方法、服药时间等有规律的服用,不能随意更改化疗方案或间断服药甚至中断治疗。适量是指:在制定个体的抗结核药物的化疗方案中,对每一个抗结核药物的剂量选择适当,不可急于求成加大剂量,这样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不可惧怕副作用而随意减小剂量,这样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使化疗失败。全程是指:在制定了一个有效的抗结核病的化疗方案后,就应按照化疗方案连续不间断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