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幼儿园小朋友家长疑似因传染病离世的消息在很多人微信群和朋友圈里传播。有人说患的是出血热,有人说患的是鼠疫,还有人说出血热就是鼠疫而且还传染……
针对这个问题,市疾控中心已经进行了辟谣:“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出血热发病63例,目前没有接到任何一例因出血热导致死亡的病例报告,幼儿家属死亡原因并非出血热”。
医生医生,我发烧了,头痛、腰痛、眼眶痛、我这脸怎么像喝醉酒一样啊?我是不是得了叫鼠疫的病?医生查看化验单后,告诉患者,你得的不是鼠疫而是流行性出血热,就是老鼠传播的疾病,但不是鼠疫。
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途径
1、呼吸道: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接触带病毒鼠的排泄物、分泌物,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
3、消化道:食用被带毒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鼠体表螨类吸了带病毒鼠的血后又吸人血引起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多表现发热,体温38℃以上;出现“三红”,即颜面、颈部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出现“三痛”,即头痛、腰痛、眼眶痛;出血,如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睛球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
典型的出血热临床表现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1、接种出血热疫苗
接种双价疫苗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见效最快、最安全、最实用的手段。此疫苗为免费疫苗,16周岁——60周岁人群均可就近选择社区医院进行接种(无论是否是大庆户口,均可免费接种)。需要注意的是,16周岁以下人群不可接种此疫苗。
2、防鼠、灭鼠
特别是野外作业时要注意防鼠,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物业灭鼠人员用鼠药或鼠夹,或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死老鼠应深埋或焚烧。
3、管理好食品
食物要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老鼠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剩饭菜必须加热后食用,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
切记:自挖野菜、自种蔬菜,也应彻底清洗经高温烹饪后食用。
4、搞好环境卫生
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消灭鼠孳生地;打扫卫生时带口罩、帽子和手套,防止吸入带毒尘埃等。
5、尽量不养鼠类宠物(仓鼠等)
宠物鼠也是鼠类一种,很难确定其繁殖方式。一般,野鼠带毒率可高达20%,宠物鼠也难确保其是否为带毒鼠。饲养难免接触或被咬,容易感染上出血热。
温馨提示
目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期,如果您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曾接触过被老鼠污染的食物、器物,被老鼠咬伤等上述类似症状,请到大庆市第二医院就诊,这里有专业的医护团队为您早诊断、早治疗。 我们的咨询热线0459-5201940
供稿:感染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