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分哪几类?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炎症的传染性肝病。目前认定的嗜肝病毒有: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共五种。其他如HGV(庚型肝炎病毒)、TTV(输血传染病毒)不属于嗜肝病毒,与肝炎的关系不确定,可能为“过路”或“旁观”病毒。在五种肝炎病毒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系通过粪—口传染,起病急,病程较短,能够自愈,不会转变为慢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输血,血制品,注射和母婴垂直传播,起病时症状不明显,可转化为慢性肝炎。
家中有肝炎患者应该怎样消毒?
可根据当时当地所具备的条件选择如下方法。
(1)煮沸消毒:将患者的餐具、茶具、玩具、耐热的物品和小件布料衣物浸没水中,加盖煮沸,100℃1分钟就可使甲、乙两型肝炎病毒失去传染性,煮沸15~20分钟(从水沸后计算)可杀灭肝炎病毒。
(2)蒸气消毒:家用大一点的高压锅或做饭用的大蒸锅、蒸笼,适用于金属、玻璃、陶瓷器、餐茶具、钱及书报的消毒,消毒时间为水沸冒气后20~30分钟。
(3)过氧乙酸消毒:适用于室内表面、患者用品、餐具和洗手消毒。对污染物品用0.05% 的浓度浸泡2小时,室内(居室)表面用0.5%~0.8% 气溶胶喷雾每平方米30毫升,密闭半小时以上。用0.05% ~0.2% 浸洗手后用肥皂流水冲洗均匀可达到较好杀灭病毒的效果。
(4)漂白粉消毒:用3% 漂白粉澄清液可对居室地面、白墙喷洒,关闭门窗2小时;对患者呕吐物、分泌物及粪便应用漂白粉消毒后再冲走;污染容器可放在3% 漂白粉澄清液中浸泡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