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护理 > 护理园地 > 健康教育 > 

肝病科普知识二


肝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合理地调配饮食,同休息一样,是肝炎的重要治疗措施。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炎时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得当有助于肝炎的恢复,饮食不当则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诱发病情加重。40多年来,肝病的饮食疗法基本上仍按美国巴蒂克博士的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设计的,这种方法对减少肝硬化腹水、协助肝细胞修复以延长生存期均起一定作用,但肝病后发胖、引起脂肪肝的患者不在少数。因此,肝炎患者饮食要做到“三宜”、“三忌”、“五不宜”。

“三宜”指:1、宜清淡。高脂肪、高蛋白、低维生素食物在肝炎急性期是难以消化的,不但增加肝脏负担,而且加重上腹部饱胀,甚至腹胀、腹泻。故应提倡清淡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2、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素,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但蛋白质过多也不好,因为蛋白质进入人体以后,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3、宜补充与肝功能有关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三忌”指:1、忌饮酒。酒易伤肝,血中酒精浓度升高会使肝细胞受损,加重病情。 2、忌过多甜食。每天补充适量葡萄糖对肝炎患者来讲是需要的,尤其是急性期。但吃糖或甜食过多,反而有害。因为糖在满足人体热能需要后,剩余的糖可转变为丙酮酸和乳酸,进而合成甘油三酯,导致肝脏脂肪沉积,影响肝功能恢复,严重时可造成脂肪肝。3、忌盲目进补。肝炎病人的食补或药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人参鹿茸,十全大补,多多益“膳”。过多进补也是造成脂肪肝的一个原因。一般肝炎急性期忌补,恢复期和慢性肝炎病人可适量进补,并注意辩证进补。

“五不宜”:一是不宜过高蛋白饮食。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粘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多吃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另方面,血氨过高是肝炎晚期病人发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高蛋白饮食可致血氨过高,从而加重肝昏迷症状;二是不宜高铜饮食。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患肝病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变者的肝脏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炎病人应少吃玉米、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三是不宜多食鱼。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经医学研究证实,沙丁鱼、青花鱼、秋刀鱼和金枪鱼等体内的鱼脂中富含二十五碳烯酸,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能够抑制血小板密集。而肝硬化病人凝血因子生长障碍,血小板数低,多吃鱼易引起出血。同时,如鱼刺刺伤已曲张的食道静脉,也容易引起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四是不宜过多的食糖。肝炎病人每日补充一定量的葡萄糖等营养素,有利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但研究证实,过多的葡萄糖在体内可转变为磷酸丙糖,该物质在肝内合成低密度脂类物质,使血中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增多,进而诱发心血管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另方面,肝炎病人多卧床休养,活动较少,补糖过量,可致脂肪肝形成。此外,还会产生厌食,不利营养素吸收等;五是不宜饮酒。无论哪个种类型的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肝实质性损害,使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减弱。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胃肠道迅速地被吸收,2%~10%从肾脏、肺脏排出,90%以上要在肝脏内代谢,经过胞浆乙醇脱氢酶催化并生成乙醛。而乙醇、乙醛能有直接伤害肝细胞的作用,可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因此,肝炎病人饮酒,会加重病情发展,危及生命。

此外,还应注意:三餐进食不宜过饱,一般以八分饱为好;还要养成定时定量就餐的习惯,切切不要暴饮暴食。




上一篇:肝病科普知识三
下一篇:肝病科普知识一
黑公网安备230605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