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护理 > 护理园地 > 健康教育 > 

乙型肝炎科普知识二


怎样预防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染疾病的一种,因此预防措施和其他血源性传染病都一样。

小心清洁伤口及包扎妥当。

处理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方或用具时,都应戴上胶手套:用一份漂白粉加四份水消毒可能带有病毒的物件。

不要与人共用剃刀、牙刷、指甲钳等容易引起皮肤受损的器具。亦不要与人共用针筒、针嘴注射毒品。

避免纹身、针灸或纹眉等手术,如有需要,尽量使用“用后即弃”的器具,或确保仪器彻底消毒。

减少性伴侣的数目,采取安全性行为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如知道伴侣为带病毒者,应尽快接受疫苗注射。

如何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它的保护情况如何?注射前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疫苗一共需要注射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隔一个月,第二和第三次相隔五个月(0、1、6月注射法)。

依时接受三次疫苗注射后,大约90~95%的人可以产生长期的免疫力。

接受乙型肝炎预防疫苗之前,应该预先检查血液,只有从未被乙型肝炎感染过的人,才需要接受疫苗注射。

哪些病人应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1)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

(2)带乙肝病毒者的家庭接触者。

(3)注射毒品者。

(4)经常使用血液及血液制成品者。

(5)血液透析者。

(6)工作上需要接触病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

(7)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学生。

(8)从事餐饮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

(9)器官移植前患者,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者。

(10)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心患者及工作人员。

哪些人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患有发热、急慢性严重疾病及过敏体质者不宜接种。

对于低重,早产儿,不宜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上一篇:乙型肝炎科普知识三
下一篇:乙型肝炎科普知识一
黑公网安备230605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