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护理 > 护理园地 > 健康教育 > 

乙型肝炎科普知识一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性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呈急性肝炎,部分可慢性化,另有极少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大概有5~10%的成年人和70~90%的婴儿受感染后未能完全清除病毒而成为长期带病毒者,同时亦成为传播根源,将病毒传染给别人。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肝病毒(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

血源性传播:接收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并且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也可在哺乳期传播给婴儿。

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被消毒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

性接触传播:性乱交、同性恋接触及夫妻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

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唾液、尿液、血液、乳汁、精液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怎样预防乙型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

乙型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原因是,肝细胞不断的坏死。肝细胞坏死后,正常的肝组织发生“塌陷”,机体的再生功能就会再生出一些纤维,来充填“塌陷”的部位。这是机体对坏死的组织的一种正常代偿功能,代表坏死部位的愈合,是好事。但是,如果肝细胞不断地坏死,肝脏内不断地再生纤维,这些纤维取代了大部分的肝组织,而它们又没有正常肝细胞的功能,肝脏变得又硬又小,这就形成了肝硬化。因此,预防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在于阻断肝细胞的坏死。这就是说要保证肝功能的正常。肝功能异常就是肝细胞坏死的标志。因此,乙型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肝功能异常就要及时治疗。另外,中药中的一些活血化瘀药(丹参等)滋补药(冬虫夏草、鳖甲等)均有软化肝脏,减少肝内纤维生成的作用。




上一篇:乙型肝炎科普知识二
下一篇:甲型肝炎科普知识
黑公网安备23060502000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