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型肝炎?我国发病和流行有何特点?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我国是一个甲型肝炎大国,它对人民生命健康危害很大,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主。
甲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甲肝的传播主要为粪—口传播,粪—口传播是多样化的,在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儿童共用玩具是散发性传播的主要方式,水和食物污染,特别是海产品,尤其是水生贝类是甲肝爆发流行传播的主要方式。
甲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患了甲型肝炎后病人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区不适或疼痛。尿色加深呈浓茶状、大便呈陶土色或灰白色,少数病人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
为什么儿童和青少年容易患甲型肝炎?
正常人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体内同时会产生抗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体内有相当水平抗体的正常人,对甲型肝炎病毒的侵袭就有抵抗力。我国是甲型肝炎高发地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30岁以上正常人群中,约90%体内可以查到甲肝抗体,故而不容易再患甲型肝炎。而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绝大多数体内没有甲肝抗体,所以在有甲型肝炎流行时,这一年龄组的正常人群容易被感染而发病。
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总的措施都是管理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者来说具体可以做的有: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饮水卫生,不吃不干净及生的或半生的食物,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可以有效地防止病从口入。
2.采取免疫预防,有两种办法,一是被动免疫,即注射免疫球蛋白,适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接触传染源10天之内,一种是在甲肝流行期间纯粹预防而未接触,前者要求的剂量稍大些,为0.06ml/kg,后者较小的剂量即可,有效保护期约3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注射免疫球蛋白后要接种甲肝疫苗。需间隔8周;另一种办法是主动免疫,即注射甲肝疫苗。有两种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其中后者一直是我国甲肝预防的主流。接种采用两剂法,即第一针注射6个月后再注射一剂,剂量为15岁以下儿童0.5ml,成人1ml,部位是三角肌。注射疫苗后多在14天后产生保护性抗体,注射一剂保护可维持一年,若顺序完成两次注射,保护性抗体约可维持2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