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护理 > 护理园地 > 健康教育 > 

肝硬化科普知识三


肝硬化病人如何合理饮食?  

肝硬化病人总的饮食原则是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每日热量2000~3000卡。具体如下:  

(1)糖类食物:足够的糖类供应。一般来说,糖类在饮食中比例占40%,糖既保护肝脏,增强机体抵抗力,又减少蛋白质分解。由于病人肝功受损,过多用糖导致体胖,甚至形成脂肪肝,加重肝脏负担。  

(2)蛋白质食物:对肝硬化患者而言,蛋白质的补充应按蛋白质的缺乏程度及病情决定,能够进食的患者采用口服,而严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应考虑输入氨基酸、蛋白和血浆。每天膳食中有60g高效蛋白可满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鱼、瘦肉、蛋类、乳类、豆制品。当有肝衰倾向时,每天不宜超过20g。如有肝性脑病象,则应禁止蛋白质摄入。  

(3)脂类食物:肝硬化时,脂类代谢受到影响,同时脂类的代谢又可引起肝脏损伤,因此肝功能明显受损时,严格低脂肪饮食,减轻肝脏负担,加强补充蛋白和糖类,防止脂肪肝发生。  

(4)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肝硬化由于多方面因素可造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是最好的食品。注意补充维生素B1、B2 、C、E和K,微量元素如锌如硒,已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的应口服或肌肉或皮下注射。  

(5)限制水和盐:对腹水或浮肿病人,一定要控制钠盐和水摄入量。  

(6)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禁食硬食、油炸、粗纤维食物,以防损伤食道粘膜而出血。  

肝硬化病人如何补充蛋白质?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细胞受损严重,使其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蛋白中的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旦肝硬化病人进入失代偿期,则导致白蛋白明显降低,进一步导致腹水的产生,因此肝硬化病人应定期补充蛋白质。  

但是,由于蛋白质分解后,在肠道一些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氨,在正常情况下,可被肝细胞通过解毒作用而消除,但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或有效细胞明显减少及其他原因,导致这些有毒物质绕过肝细胞,不被解毒,进入体循环,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使病人出现神志模糊,情志异常,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上因为吃一个鸡蛋而导致肝昏迷的并不少见。  

因此,在肝昏迷期应严格控制蛋白饮食,每日至少供应6688焦尔热量,给予葡萄糖和支链氨基酸制剂。恢复期先给予蛋白20g/d,以后增加到40g,即使完全清醒也不能超过50g/d。  

肝硬化并腹水的病人为什么要控制食盐量?  

腹水形成的最基本原因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肝硬化腹水病人由于肝脏门脉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压力升高,加之肝硬化病人伴有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从而使液体漏出,形成腹水。同时肝硬化病人亦存在水钠潴留现象,实验证明,限制钠的摄入或使用排钠利尿剂,可使腹水消退,增加钠摄入,腹水可再出现。因此限钠在腹水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  

长期限制食盐亦会导致食欲减退,摄食减少,因此有大量腹水时宜短期限制钠盐摄入,以每天摄入1.3g为宜,症状好转后,以2.2~3.5g/d维持。而对于低钠血症患者,应同时控制入水量,以前一天尿量加500mL为宜,约750~1000mL。




上一篇:甲型肝炎科普知识
下一篇:肝硬化科普知识二
黑公网安备23060502000046号